你发的朋友圈广告可能正在违法?刷到这条先别慌!今天咱们用大白话唠唠这个让商家瑟瑟发抖的《广告法》。说实在的,去年我邻居开奶茶店,就因为菜单上写了句"全城最好喝的珍珠奶茶",结果被罚了5000块。这年头做生意啊,不懂点广告法真不行!
一、广告法到底管什么?
简单来说,凡是你发出去想让人掏钱的内容,都在它的射程范围内。不管是朋友圈卖货、抖音直播,还是店铺招牌上的"买一送一",甚至你给顾客发的促销短信,通通算广告。
举个栗子,小红书上美妆博主说"这款面膜用三次就能祛斑",要是没科学依据,分分钟可能被举报。去年就有个网红因为这句话赔了20万。
三大雷区千万别碰:
- 国家级、最牛X这类词:比如"中国第一"、"顶级原料"(奶茶店老板的血泪教训啊)
- 医疗效果乱承诺:"三天瘦十斤"、"根治脱发"这种话,说了就得准备接罚单
- 明星代言翻车:现在明星要是没用过产品就敢推荐,连带责任跑不了
二、为什么不能用"最好"这种词?
这个问题估计很多新手想不通。其实道理很简单——你说自己最好,让隔壁老王的面包店怎么活?广告法第九条写得明明白白,不能用绝对化用语扰乱市场秩序。
常见翻车案例:
- 房地产广告说"五分钟到地铁站"(实际走路要20分钟)
- 培训机构吹"包过公务员考试"(结果全班挂科)
- 微商宣传"无效退款"(真退款时玩消失)
这些套路现在都不灵了,市场监管部门现在有大数据监测系统,分分钟能查到虚假广告。
三、特殊行业要特别注意!
有些行业的广告就像走钢丝,稍不留神就违规:
行业 | 致命禁区 |
---|---|
医疗美容 | 不能说"安全无痛"、"零风险",必须标明"本广告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" |
保健品 | 绝对禁止出现"治疗糖尿病"这类字眼,必须标注"本品不能代替药物" |
教育培训 | "保送名校"、"命题老师授课"这些承诺,说了就是给自己挖坑 |
去年有个养生馆在抖音发"艾灸治新冠",直接被查封了。血的教训告诉我们,健康类广告宁可保守,别玩火!
四、罚款到底有多狠?
看到这里你可能手心冒汗了。这么说吧,现在广告违法的代价能让你哭晕在厕所:
- 虚假广告起步价20万:去年某网红卖减肥茶,吹牛说月瘦30斤,结果被罚得底裤都不剩
- 代言人连带责任:明星要是明知产品有问题还代言,不仅要退代言费,还得赔消费者损失
- 吊销营业执照:情节严重的直接让你关门大吉,三年内别想再开店
更狠的是现在有信用黑名单制度,违法记录全网公开,比社死还可怕。
小编观点
混迹广告圈这些年,我算是看透了——广告法就像游戏规则,你可以打擦边球,但别挑战底线。给新手三点忠告:
- 每天背三条法规:把常见禁区做成手机壁纸(别笑,真有用)
- 重要广告找法务审核:别心疼那点咨询费,比罚款便宜多了
- 关注本地市监局公号:政策变化比女朋友变脸还快,得实时更新知识库
记住,做广告就像谈恋爱,真诚才是必杀技。把产品真实优势说清楚,比搞花里胡哨的套路强多了!
本文由网站用户发布,不代表炒久币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aobtc.com/zhishi/10092.html